科技护航让文物古建“长寿”又“长安”

来源:全自动婴儿纸尿裤设备 发布时间:2025-01-06 21:29:26

  地上文物看山西。作为文物大省,山西省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总数排名全国第一,其中古建筑421处,占比79%,排名全国第一。

  近年来,山西省地震局大力推进“防震减灾+文物保护”工作,充分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积极服务于文物古建筑的预防性保护,并取得明显成效。

  日前,记者跟随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高水平发展进行时”主题采访活动探访山西太原、大同两地,了解在科技护航下,文物如何“长寿”又“长安”。

  在山西博物院内,一台地震预警信息服务终端显示屏上出现提示音的同时,倒计时字样不断刷新,提示警醒我们紧急避险。

  据了解,这台终端不仅日常可以显示天气情况、循环播放防震减灾科普视频,还会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前,发出紧急警报。这对于年接待量300万人次以上的山西博物院来说,十分必要。

  山西省地震局应急中心高级工程师徐博在现场演示时表示,未来将以山西博物院为试点,协助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重点文博场馆地震应急预案,加强避险疏散演练指导,探索性开展展藏文物抗震保护的方法和基座减隔震技术改造。

  有史料记载以来,山西境内共发生6级以上破坏性地震21次,对文物造成不一样程度影响。地震安全成为山西文物保护不可回避的课题。山西省地震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欧阳承新认为,很多没办法统计的珍贵文物因地震而消失,开展预防性抗震保护十分重要。

  走进太原崇善寺,记者看到,有工作人员正使用不相同大小的地质雷达,在地面按区域进行扫描探测。

  太原崇善寺建于明朝初期,现存大悲殿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早期建筑之一,还藏有三尊明代贴金菩萨塑像等珍贵文物。

  于是,研究人员在大悲殿及周边区域布设了由52台节点地震仪组成的短周期密集台阵、5条地质雷达测线条多功能电法测线,开展地下浅部结构探测。这些设备通过探测穿过地下的电磁波、噪声面波、电阻率等参数的变化特征,为地层“画像”,查明下方地层是不是真的存在空洞、裂缝等问题,从而分析大悲殿不规则沉降的“病因”。

  经初步推测,不均匀沉降很可能与地下水有关。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副院长王小龙解释,相较于周围新建的现代设施,大悲殿所在地基防水性较为薄弱,地下水可能集中从崇善寺下面穿过。

  是否还有继续沉降的风险?山西省震灾风险防治中心高级工程师曾金艳表示,团队将根据探测数据来进行分析,开展大悲殿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和损伤机制研究。

  曾金艳表示,周边地铁线路开通后,还将在崇善寺增设环境振动监测设施,监测分析地铁运行的振动对大悲殿结构可能会产生的影响,为文物部门开展预防性保护提供依据。

  防震减灾与文物保护的结合,不仅体现在文物修复过程中,更贯穿于预防性保护工作中。在大同云冈石窟,技术人员正在用电脑向记者展示实时地震记录波形图。

  山西省地震局在云冈石窟周边布设了5套短周期地震计,实时记录石窟周边振动情况。这些地震计做的工作,相当于给地下做CT(计算机断层扫描)。一旦监测发现保护区的最大振动速度超标,设备就会发出警报。

  这些地震计采用光伏供电,被安装在深坑里,以减小外界环境对监测精度的影响。

  自2024年5月布设以来,这些地震计共监测到840多个ML0.1级到ML2.5级振动事件,全部位于石窟保护安全线之外。

  山西矿山地震监测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殷伟伟介绍,现场的地震计结合山西数字测震台网,可以实时记录石窟周边振动情况,了解施工、爆破和超标振动等的时空分布特征,提升云冈石窟及旁边的环境振动监测预警能力,为科学圈定文物区的易损范围提供依据。

  此外,长期持续的振动,有几率会使壁画和雕塑的振动疲劳损伤。通过地震预警信息,文物部门能提前做预防性保护,减少文物受损的风险。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